新幾內亞鳳仙的繁殖有:播種、組培、扦插3種方法。播種繁殖時間一般在3-4月,適時采收,隨采隨播。發芽適溫22度。
組培繁殖方法已獲得成功,并已開始規;a。生產中因新幾內亞鳳仙自花授粉能力較差,組培成本高,所以常采用扦插法進行繁殖。
扦插季節以春、夏、初秋為宜,溫室內可周年進行繁殖。插穗可直接采自葉腋間的幼芽,作微扦插,繁殖速度相當快;也可以將當年生枝條截成幾段,每段2-3節。扦插基質用素砂或蛭石均可。為了提高扦插生根率,插穗用ABT 生根粉速蘸處理后,5-6天即有新根產生,2周后,當根長2-3cm時,即可上盆。
新幾內亞鳳仙的栽培適宜溫度為16-24度。溫度低于15度或高于32度將影響正常生長,光照要求3-5萬Lx。若溫度適合,可周年開花。新幾內亞鳳仙管理需要精細,澆水以“見干見濕”為原則。每隔7-10天噴一次葉肥或每隔半月施一次漚制的稀薄肥水,其長勢更加喜人。
栽后2-3周當苗高達到10-15cm時,施復合肥0.5g/L,少量多次,養分過多,葉片有褐色斑點,肥料含氮量控制在50-100mg/L。光照強時開花早、小,此時,要經常摘心積累營養以促發側枝,使株型更加豐滿。
溫度和光照:新幾內亞鳳仙性喜溫暖和光照充足,不耐寒冷,忌烈日曝曬,生長適宜溫度在20度左右,超過25℃以上則花會變小,超過30℃則必須提高相對濕度才可以使植株持續生長。溫度比較低時,植株生長停頓,氣溫降到7℃以下就會受凍害。
土壤和濕度:喜濕潤怕干旱,忌水澇。水份不足時易造成落花落葉的現象。對土壤適應性強,酸堿度pH值應控制在5.5至6.5之間。宜用腐葉土、菜園土、沙,按5∶3∶2 混合成疏松、肥沃透氣性好的沙質培養土。盆不宜過大。盆土要見干見濕,見干即澆,澆至盆底出水即止,漬水會爛根,過干會枝葉枯落。家庭養護最重要的一環是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,宜常向植株噴水。
肥料:新幾內亞鳳仙花期長,平時需要的養分多,苗期時可適當施點氮肥。生長期、花期10天至15天應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,忌單施氮肥,否則會葉多花少,施肥時如果不小心將肥沾在葉片上,要及時噴水洗掉。
繁殖:新幾內亞鳳仙的萌芽力比較強,扦插生根很容易,從根基掰下分枝,剪去分枝基部1-2輪葉,放入清水中15-30分鐘,使枝條吸足水分,然后插入基質中,扦插基質用素砂或蛭石均可,5-6天即有新根產生,2周后,當根長2-3cm時,即可上盆。